內蒙古A2類壓力容器設計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6-27 00:15:41
內蒙古A2類壓力容器設計
球罐液壓試驗基礎沉降要求。(1)球罐在充、放液過程中,應在下列過程對基礎的沉降進行觀察:充液前;充液高度到1/3球殼直徑時;充液高度到2/3球殼直徑時;充滿液24h后;放液后。(2)每個支柱基礎都應測定沉降量,各支柱基礎應均勻沉降。放液后,基礎沉降差不得大于Db/1000(Db為基礎中心圓直徑,mm)相鄰支柱基礎沉降差不大于2mm。超過時,應采取措施處理。球罐焊接順序原則是盡可能地減少焊接殘余應力,一般為先焊赤道帶, 后焊極板;先焊縱縫,后焊環(huán)縫;先焊大坡口一側(外側),進行內側清根、打磨、滲透檢測合格后,再焊小坡口一側(內側);上、下極帶也是采用先縱縫后方環(huán)縫;赤道帶縱縫分成五段,先上后下實行退焊法;環(huán)縫先焊極帶方環(huán),后焊赤道帶與極帶的大環(huán)縫,環(huán)縫分段實行追尾焊。

內蒙古A2類壓力容器設計
球罐的壓力試驗:a)試驗時球罐頂部應設排氣口。充液時應將球罐內的空氣排盡。試驗過程中,應保持球罐外表面的干燥 ;b)試驗時,壓力應緩慢上升,升至試驗壓力的 50%時,保持 15min,然后對球罐的所有焊接接頭和連接部位進行滲漏檢查,確認無滲漏后繼續(xù)升壓;c)壓力升至試驗壓力的 90%時,保持 15min,再次進行滲漏檢查,確認無滲漏后再升壓;d)壓力升至試驗壓力時,保持 30min,然后將壓力降至設計壓力,進行檢查,以無滲漏為合格;e)液壓試驗完畢后,應將液體排盡,用壓縮空氣將球罐內部吹干。排液時,嚴禁就地排放。需要在現(xiàn)場施工組裝和焊接。由于大型球罐直徑大,不能運輸,所以總是在制造廠制出球片、支柱、旋梯等零部件,然后運到使用廠的現(xiàn)場組裝焊接,而高強度鋼的焊接質量受環(huán)境的影響很大,因此產生一些焊接技術方面的問題。

內蒙古A2類壓力容器設計
對于球罐焊縫無損檢測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超標的焊接缺陷,應在分析清楚焊接缺陷產生原因的基礎上,再針對性地進行焊接返修。如冷裂紋類的焊接缺陷,常產生于環(huán)焊縫大小坡口接合處,這是由于環(huán)焊縫在所有縱焊縫焊接完畢后才進行施焊,焊接殘余應力水平較高,如球罐在定位焊過程中不加以重視,定位焊縫在縱焊縫焊接殘余應力作用下易“崩開”,焊縫清根時如未能將其清除干凈,終造成埋藏性裂紋,另外還易造成環(huán)焊縫的錯邊量和棱角值超標。對于球罐焊縫無損檢測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超標的焊接缺陷,應在分析清楚焊接缺陷產生原因的基礎上,再針對性地進行焊接返修。如冷裂紋類的焊接缺陷,常產生于環(huán)焊縫大小坡口接合處,這是由于環(huán)焊縫在所有縱焊縫焊接完畢后才進行施焊,焊接殘余應力水平較高,如球罐在定位焊過程中不加以重視,定位焊縫在縱焊縫焊接殘余應力作用下易“崩開”,焊縫清根時如未能將其清除干凈,終造成埋藏性裂紋,另外還易造成環(huán)焊縫的錯邊量和棱角值超標。

內蒙古A2類壓力容器設計
A3類壓力容器設計時哪些參數(shù)需作處理。(1)結構的獨立設計參數(shù)(即設計參量),如材料性能、設備尺寸、設計壓力與溫度等;(2)結構狀態(tài)參數(shù)(中間變量),如應力、形變、壓力降等,這些需經(jīng)計算分析后才能獲得;(3)結構性能參數(shù),如成本、利潤、重量、容積、效率,功率或精度等,這些是設計追求優(yōu)化的目標,因而稱為目標函數(shù)。嚴禁超溫超壓操作壓力容器。采用機械聯(lián)鎖機構防止誤操作或執(zhí)行壓力容器安全操作清單制度。檢查壓力閥是否有故障。裝車時,避免液化氣過重、超載,防止意外受熱等。經(jīng)常檢查安全附件的操作。如果焊接球形壓力容器,先要檢查部件和球形瓣的外部尺寸,科學裝配后,選擇相應的焊接方法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實際焊接過程中,需要保證壓力容器本身能夠承受平衡的應力,從而合理有效地控制應力不均勻引起的變形。

內蒙古A2類壓力容器設計
使用A3類壓力容器的注意事項:經(jīng)常檢查安全裝置、附件、輔助設備和控制設備,確保這些設備能夠正常發(fā)揮作用。檢查所有附件是否安裝正確,接口是否泄漏。只有在壓力容器內部壓力完全釋放,快開門壓力容器安全聯(lián)鎖裝置脫開后,快開門的聯(lián)鎖功能才能打開。保證壓力容器的安全運行,壓力容器的工作壓力不得超過壓力容器的大工作壓力。經(jīng)常檢查安全閥和壓力表是否失效,并按要求送檢。壓力表每半年檢查一次,安全閥每年至少檢查一次。在新安全閥安裝前,要根據(jù)壓力容器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,檢查合格后才可以安裝使用。

內蒙古A2類壓力容器設計
球罐焊縫外觀檢查。焊縫及熱影響區(qū)表面不得有咬邊、裂紋、氣孔、夾渣、凹坑、未溶合等缺陷;a、角焊縫的焊角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,表面應向母材圓滑過渡,下凹和上凹均不得大于1.5mm;焊縫余高為0-2.5mm。b、球罐對接焊縫及DN≥250接管的對焊縫應進行100%RT(或TOFD)探傷檢驗,按NB/T47013.10-2015為Ⅱ級合格。對接焊縫應進行100%超聲波復驗,按NB/T47013.3 -2015Ⅰ級合格。c、熱處理前球罐對接焊縫及熱影響區(qū)、接管與罐壁連接、補強圈、支柱與球殼板連接的焊縫及熱影響區(qū)的內外表面、去除吊耳、工卡具等后焊接部位痕跡及熱影響區(qū)及缺陷修磨處部位,均應進行100%的磁粉檢驗,水壓試驗后還應對上述焊縫做20%的磁粉復檢。